<tbody id="8iwuz"></tbody>
    <tbody id="8iwuz"><pre id="8iwuz"></pre></tbody>
    1. <th id="8iwuz"></th>
      <li id="8iwuz"></li>
      <dd id="8iwuz"><noscript id="8iwuz"></noscript></dd>
      <th id="8iwuz"></th>
      <rp id="8iwuz"></rp>

    2. <dd id="8iwuz"></dd>
      <th id="8iwuz"></th>
      ?
       
      作者:張家偉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發布時間:2019/7/19 10:03:45
      選擇字號:
      中外團隊開發出高效滅蚊新方法

       

      據新華社電 一個中外團隊7月17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說,他們通過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與雌蚊絕育相結合,幾乎完全清除了野外試驗區內的野生白紋伊蚊,并且這種方法比其他防蚊方式更環保、更高效。

      白紋伊蚊是登革、寨卡等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中國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團隊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機構合作開發了一種控制蚊子種群的新方法。團隊先讓蚊子感染上沃爾巴克氏菌,然后再對蚊子實施低劑量射線輻射,使輻射水平達到讓雌蚊絕育的效果,但不影響雄蚊生殖能力,最終將這些感染細菌并被輻射的蚊子釋放到野外。

      此前研究已發現,可用沃爾巴克氏菌來控制伊蚊繁殖,雄性伊蚊感染這種常見共生菌后,與之交配的雌性伊蚊產下的卵無法孵化。

      團隊在廣州市兩個島上開展了現場試驗,其間釋放了數百萬只攜帶沃爾巴克氏菌且受過輻射的白紋伊蚊。結果顯示,這種“雙管齊下”的新方法讓試驗區的野生白紋伊蚊種群幾乎被完全清除。

      此前英國一家公司嘗試借助轉基因技術控制蚊子種群。奚志勇說,在生物安全和控制上,這一新方法相比轉基因技術有更大優勢。“因為我們使用自然界昆蟲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共生菌,可能自人類出現以來它就一直與我們密切、和平相處,它無法感染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

      這一新方法是否會帶來生態風險?奚志勇解釋說,自然界中蚊子有3000多種,新技術只針對很少的幾個傳播疾病的蚊種,其他不傳播疾病、對人類危害較小的蚊種都不受影響。團隊計劃在更大范圍的城市地區驗證新方法,以觀察它是否能有效阻斷登革熱等傳染病傳播。(張家偉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407-9

      《中國科學報》 (2019-07-19 第1版 要聞)
       
       打印  發E-mail給: 
          
       
      相關新聞 相關論文
      ?
      圖片新聞
      我國大洋鉆探船北部母港啟用 研究揭示太陽爆發的重構過程
      科學家在量子精密測量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首次對星系循環內流進行詳細成像
      >>更多
       
      一周新聞排行 一周新聞評論排行
       
      編輯部推薦博文
       
      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tbody id="8iwuz"></tbody>
      <tbody id="8iwuz"><pre id="8iwuz"></pre></tbody>
      1. <th id="8iwuz"></th>
        <li id="8iwuz"></li>
        <dd id="8iwuz"><noscript id="8iwuz"></noscript></dd>
        <th id="8iwuz"></th>
        <rp id="8iwuz"></rp>

      2. <dd id="8iwuz"></dd>
        <th id="8iwu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