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開40名“海歸”學者聯合本科生助教團隊嘗試“反向教學” |
|
近日,一份來自大洋彼岸的郵件,讓南開大學“國際視野與個人成長”(以下簡稱GOPD)課程群熱鬧起來,收件人是課程助教——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胡富欽。這意味著今年秋天,他將前往號稱“北方哈佛”的加拿大名校麥吉爾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
同時,麥考爾·麥克貝恩獎學金委員會還向南開大學發來合作意向,將該校列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五所合作高校。合作??赏扑]10名同學參與麥考爾·麥克貝恩獎學金名額的角逐,與之相比,非合作校的推薦名額只有1個。
而此前,胡富欽正是在這樣只有1個名額條件下,從全球來自1200多所學校的數千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僅有的兩名“麥考爾·麥克貝恩學者”之一。胡富欽認為,這與他身上所帶有的社群參與(Community Involvement)和領導潛能(Leadership Potential)密不可分,而這些也正得益于他長期負責GOPD的助教工作。
GOPD 是關注學生終身成長的“師生共建”課程,錨定提升本科生全球視野、人際交往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的目標,三年前,時任南開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川勇組織 8 位具有海外研學、工作經歷的南開教師和 2 名學生助教創建。該課程采用英文分享與討論、SPOC教學模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模式,以學生為主導,摒棄傳統英文背記模式,注重英文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線上線下各種平臺為學生日常英文交流提供更多機會,促進師生聯系。與此同時,課程注重過程化考核,加強學生的設計參與度,實現師生共建。
“如何高效地與當地人溝通和交流”是李川勇的講述主題,課堂上,她會結合自己在澳大利亞讀博期間的親身經歷,以其中的關鍵信息為主要內容,與同學們分享體會心得。生動的經歷,有趣的故事,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在預習過課程精心設置問題的基礎上,同學們積極討論,開展互動式、社交式、體驗式的學習。
用胡富欽自己的話說,GOPD是大學四年中對他影響最深的一門課程。從2020年到2023年,GOPD在李川勇、胡富欽等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班級從兩個發展為六個,師資隊伍從8位“海歸”學者變成40余位,助教從2名擴充成十余名的助教團,盡管如此,每年選課,GOPD仍然“一票難求”。
“我上個學期經好朋友的推薦得知了這門課程,這學期選課系統一打開就馬上選擇了這門課,才獲得了這個寶貴名額!她說這門課程既能拓寬視野,又能在豐富且有趣的課堂內容設置中提升能力,我上課之后發現果然如此,非常開心能成功選上這門寶藏課程!”本學期成功選修了GOPD課程的該校經濟學院學生馮瀟洋說。
教師是 GOPD課程精華的關鍵呈現群體。課前,教師以視頻形式為學生帶來個人背景介紹。課上,教師以游戲互動形式分享獨特經歷和海外趣聞,推進主題研討。課后,教師收到學生留言與教學反饋,獲得意外驚喜。
“在上來自物理學院胡金牛教授的課時,他給我們帶了很精美的自制美食的玩具與零食飲料,用‘Let's have a party!’與‘Let's cook!’點燃了全場。” 同樣來自經濟學院、選修了這門課程的劉慧珊同學認為這樣的課堂能夠模擬體驗國外社交場景,在有過海外留學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英語交際,這樣的體驗與能力提升遠比單一獲得考試的高分更加寶貴。“整個課堂過程都非常生動有趣。在課上我還學到了很重要的一件事——生活不一定很好,但你可以把生活過得很好!”
除了教師團隊的強大海外學術背景和優質課程內容外,吸引同學們選擇GOPD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精心的課程設計。助教團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0余名來自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各學院的本科生組成了GOPD 助教團隊。他們的工作貫穿課程始末——課前參與課程大綱設計,課中組織沉浸式互動,課后分析反饋并 調整課程設置,課外自發組織交流活動。
“在助教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把握學校平臺和資源來獲得共同成長”。GOPD助教團隊現負責人、金融學院2021級本科生劉鑫從學長胡富欽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的經驗。“在不斷迭代課程的同時,無論是與多位跨學科教師協調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還是與其他助教、選課學生交流課程創新想法,或是帶領團隊打造‘即時反饋系統’‘虛擬教研室’‘過程化考核’師生課外沙龍’等GOPD特色環節,都在一步步培養和提升我們的綜合能力。”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志”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注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